人文展賦教育理論裡提到,11-18歲的教育任務為:探索世界、建構自我、調和身心、育成公民;18-26歲以上的教育任務為:學用合一、真愛追尋、生命創價、性靈修悟,所以規劃行動學習課程給中學年齡段的青少年,讓他們在廣大的世界成就自我也成人成己。

在人文國中小,我們認為應該被成就的不只有學生,每位教師/職員/父母親都應該有機會自我實現,然後也能成就別人;希望每一個人都像一棵樹持續成長,思考自己該如何成長,長出自己的樣子,然後在成長茁壯之後庇蔭別人。我們期望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價值所在,諸如在學校裡擔任合適的角色;抑或努力在自己所擅長的工作領域;甚至擅長與鄉鎮所結合、發展社區文化;在實驗教育的領域上發展,最後,大家都不吝於把自己的價值帶回學校,提出需要更新、改善的部分,讓教育時時跟上時代的腳步。我們期盼,學校能夠獲得每一位家長所帶回來的資產,而每一位家長在學校也能有自己的定位。

本校應從「全校教師照顧全校學生」進化至「全校親師生支持全校親師生」!

每個人都是目的,都是獨立的,自己決定要如何成長,要做些什麼,能分享多少,能照顧哪裡,每個人會走出自己的成長路線,可以模仿,可以歸類,但是不會有單一的標準或流程,沒有人命令誰應該做什麼。

雖然每個人都是獨立的,但我們也是依存的,彼此尊重互助。其中,包含教師職員,家長與同學,每個人都在成長的路上,依循其速度快慢不同,狀態不同,路線不同,方法不同,並根據自己的價值觀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意見。每個人在不同的崗位上扮演自己的角色,既追求自我實現也發揮才能成就團體與助人。學校將持續與各界充分溝通與了解,秉持專業,參酌各方需求,照顧親師生,回饋社會。

人文國中小成為實驗教育育成學院

人文國中小的任務是要「成就每一個孩子」,而人文展賦教育理論的任務是要「成就每一個人」。因此不同的任務需要結合校內師資培訓與校外的教育系統,學校的師資培訓以學生為主體,先培訓教師、提供親職課程照顧學生,然後校外的教育中心幫助教師與家長都朝向全人學習、終身學習發展。本校的教師培訓目標不只是將教師當成工具,而是找到適合的人發展天賦,讓教師從事教育工作與自我實現並行不悖;本校的親職課程目標也不是要家長委曲求全成為孝子孝女,而是讓家長重新認識自己建構自我,在孩子的需求以及父母的需求之間,維持一種類似阿德勒論點中「橫向關係」的平衡及尊重。

下圖是學校的師資培訓架構,概略說明內部核心為哲學,向外一圈為教育理論架構,最外一圈為方法與制度。

家長合夥人

落實教育多元化,保障親師生教育選擇權

以人為本的學校勢必走向民主的道路,我們不僅堅持不一樣的教育,同時也是保障與尊重每個不同價值觀的家長。無論以學校的立場或是教育者的立場上,我們都不應該選學生也不應該用財力變相選擇學生,因為我們是要成就孩子,不是來成就學校。但是在學校的教育理論上我們認知到:家庭教育結合學校教育,我們才能對孩子有最大的幫助。也因此學校常提到,家庭教育佔7成,學校教育佔3成;鼓勵改變教養方式不是否定家長,而是希望學校與家庭可以合作的更好。

教師辦學,家長助學

在這裡是台灣的少數人,願意嘗試不同的教育方式,不論是不滿意現有的公立學校教育、不滿意貴族化的私立學校教育、自己有教育的想望、期待人文的教育理想;雖然實驗教育在台灣蓬勃發展,但仍屬於學校中的極少數。我們很希望各方一起合作,可是卻很容易聽到彼此在說,你跟我不一樣,在此提醒每個人,我們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使我們獨特,但我們的重點是放在看不一樣的地方? 還是在看一樣的地方? 異中求同各方才能一起合作,我們才有機會一起完成心中的想像。